采编系统入口
期刊信息
本刊声明
编辑部公告
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牙膏,归结起来无非两类。一类就是虚假、夸大宣传。因为牙膏的核心有效成分大同小异,牙膏企业要想走差异化路线卖高价,那就只能在营销上砸钱,让消费者误以为某品牌的牙膏与众不同。另一种情况,则是打擦边球,把一些存在一定安全风险的产品当成牙膏卖。近年来,牙膏价格不断上涨,过去几元钱一支的牙膏现在动辄几十元甚至上百元,让许多消费者直呼“刷不起”。伴随价格飙涨,牙膏行业还存在功效宣传真真假假等乱象。据新华网的报道,在电商平台,一些牙膏产品大肆宣称具有消炎、止血、抗过敏、治牙周炎等功效,涉嫌虚假、夸大宣传。
随着这些年人们对健康和美容的重视,我国牙膏市场总体规模持续增长。牙膏厂商们也“投其所好”,开发出很多细分产品。比如有的牙膏品牌主打消炎止血,有的牙膏宣称能美白抗敏。可是,这些所谓的新功能,在医学上其实并没有充分的实证效果支撑。部分牙膏厂商声称通过“专业检测机构”找到了“科学依据”,在接受正规检查和受众质疑时却支支吾吾,很难不让人怀疑这些所谓“功效”的真实性。
结合医学专家的观点来看,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牙膏,归结起来无非两类。一类就是虚假、夸大宣传。因为牙膏的核心有效成分大同小异,牙膏企业要想走差异化路线卖高价,那就只能在营销上砸钱,让消费者误以为某品牌的牙膏与众不同。
比如最近一款所谓的高端产品,叫“抗幽牙膏”,可抑制、预防甚至杀灭幽门螺杆菌。还有一些企业打出“对幽门螺杆菌有效灭杀99.85%”“根源灭幽门,全家适用”等字眼。据了解,幽门螺杆菌主要定植在胃里,治疗重点也是杀灭胃内细菌,所以通过刷牙来根治幽门螺杆菌是不可能的。